眼下,时值隆冬,山东省尚堂镇南侯村果蔬产业园温室大棚内,温暖如春,2万余株玫瑰花幼苗正在蓬勃生长。“情人节前后进入盛花期,销往北京、天津、济南等周边城市,预计产值30多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李荣新说。
南侯村曾是省定贫困村,集体收入为零。近年来,南侯村率先完成集体产权改革,创办合作社,发展果蔬花卉种植、锦鲤养殖等产业。与农业企业合作,土地入股发展产业。除土地股金外,村民到合作社、周边农业企业务工有了稳定收入,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集体年收入达50余万元。
图为:外地顾客正在选购锦鲤
南侯村仅是该县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庆云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三个一批”战略,即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经营主体。加快国家、省市县四级产业园同建,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托管服务水平,推动创建“吨半粮”粮食主产区。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工程,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园区、省级田园综合体,招引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小枣、果蔬、中草药特色种植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深化农商、农旅融合,推动新农业“接二连三”。引导小农户入社发展,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基地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图为:严务乡盐碱地改良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
在严务乡3000亩水稻种植基地,科技挺起现代农业脊梁。庆云地邻渤海,受海浸影响近1/3耕地盐碱化,为向土地要效益,该县引进“暗管物连”技术,改良土质,采取深耕作业,推动土地连方成片,今年水稻平均亩产超1000斤。庆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国辉介绍,为推动科技助力,投资2000万元建成覆盖全链条的数字农业监管云平台,构建起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生产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三大体系为支撑的“1+3”数字模式,以数字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全国推广。
截至目前,庆云县已建成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167家,农业龙头企业41家,15家合作社获评“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站”,集体年收入超10万元村237个,占比71.6%。徐园子乡张培元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编辑:本站
审核:本站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