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水泊街道:“宣讲6+1”

2022-12-13 来源:网络 人气:

  近年来,梁山县水泊街道倡树“理响梁山·百纳水泊”品牌,以开放包容的工作理念推进理论宣讲工作,创新“宣讲6+1”模式,将理论宣讲与文艺活动、干群互动、传统媒体、现场教育、新媒体传播、志愿服务相结合,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使理论宣讲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有活力,切实发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引导了文明新风尚,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精神面貌,将一股股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

  

图片1.jpg


  具体做法

  一是“宣讲+文艺活动”,让理论宣讲更聚人气。充分发挥街道文艺志愿者作用,一场场文艺表演在村广场、文化礼堂、家门口的老树下热闹上演,创作了《百善孝为先》、《战疫情》、《水泊梁山好地方》等多部文艺节目,以“宣讲+文艺”形式在各村(社区)演出,各村、社区的“文艺爱好者”齐聚一堂,通过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的节目,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说清讲透,向广大干部群众展现了生动直观的理论学习教育,用党史知识和红色文化浸润广大干部群众心灵,凝聚起实现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从快板、到扬琴戏、再到戏曲……多种文艺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节目内容,让群众看的有滋有味,党的理论精神也随着朴实的唱词、欢快的节奏流入心间。今年文艺演出累计2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3000余人次。

  二是“宣讲+干群互动”,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把人民的理论讲给人民听,让群众带着耳朵听变为主动上台讲,让老百姓成为理论宣讲的主角,打造多样化、接地气的宣讲队伍尤为重要。水泊街道把好入口关,选拔出一批政治觉悟高、表达能力强的“党员宣讲员”、“老兵宣讲员”、“乡贤宣讲员”、“红领巾宣讲员”等,建强宣讲队伍,进一步丰富宣讲互动形式,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群众最喜爱的形式开展好宣讲。联合大义社工、蓝天救援队等社会组织,发挥好村(社区)第一书记、草根宣讲员、包户干部、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孝心模范等作用,深入村居、社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防溺水知识讲座、急救培训、冬季安全用煤用电等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在宣讲过程中,通过问答交流、有奖答题等方式,吸引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是“宣讲+传统媒体”,让理论宣讲广传正气。水泊街道整合和统筹媒体宣传资源,立体化开展宣传教育,拓展红帆驿站、党群教育中心等功能,积极占领新的阵地,扩大理论宣讲的辐射面。为适应农村群众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时间不固定等情况,我街道将宣讲与大喇叭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LED电子屏和移动音响,播放党史知识、党史故事、经典歌曲以及国家最新政策,让群众无论是在农家院落,还是在田间地头,都能及时收听到“党的声音”。“宣讲+大喇叭”模式,有效发挥了“村村通”广播时效性强、覆盖面广、收听方便的优势,开启了党员群众学习党史的新渠道,打通了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宣讲+现场教育”,让理论宣讲砥砺志气。把宣讲工作搬到红色资源现场,在实景宣讲中传递红色力量。充分发挥梁山战役纪念馆、孟庄村党员教育基地、东方华城小区党支部党史长廊、水浒街社区“红色记忆物品陈列展”、文昌阁社区党史邮票展览会、青龙山社区红色历史图片展等作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观学习,采取理论骨干讲党史、共产党员话初心、现场群众唱红歌等形式,使宣讲更有针对性、更加精准化。

  五是“宣讲+新媒体”,让理论宣讲增添新气。精心谋篇布局,搭建“宣讲+互联网”平台,构建完善的网络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微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拓展宣讲渠道,通过“智慧党建”、视听水泊、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学党史”“云上学党史”,让党史宣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六是“宣讲+志愿服务”,让理论宣讲更有底气。水泊街道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理论宣讲“实”起来,“强”起来,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志愿服务活动,街道动员辖区700名党员加入“红船”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安全在心中”、“助残爱残”、“孝老爱亲”等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通过充满温度的志愿服务,让理论学习与群众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有机融合,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有益启示

  水泊街道以“宣讲6+1”模式为抓手不断丰富“理响梁山 百纳水泊”宣讲品牌,推动理论宣传工作更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创载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理论传播中的“联动效应”,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及老年活动中心、学校、农村大舞台、文化广场等各类公共设施宣讲阵地,促进了阵地融合,建起了群众身边宣讲站,扩大了宣讲服务辐射范围,打通理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强保障。在主题策划、组织协调、人员选配、活动宣讲等各个环节,建立一套完备的工作机制,确保理论宣讲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加大财政对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支持,在宣讲队伍的组建、培训、宣讲及购买宣讲设备、学习材料等方面给予保障,推动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承接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落实宣讲经费补贴,确保了理论宣讲落实见效。

  建队伍。建立起理论专家、党员干部、基层群众为主体的,多层次、广泛覆盖、专兼结合的理论宣讲员队伍。分众化打造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分类用人、分类宣讲,让宣讲既有“下里巴人”的生活感,又有“阳春白雪”的理论性,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了群众心坎里。

  增内涵。促进资源整合,利用“学习强国”线下活动、“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倡树活动、各类文艺活动等,融入宣讲内容,实现了时时有互动、处处说文明。重点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新思想丰富内涵、新时代伟大成就、新征程美好前景,把“大主题”转化成“小切口”,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用贴近群众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的内容,引发共鸣。

  (通讯员:吕平 张芊)


编辑:本站

审核:本站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