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鲁约笃行“实践团开展猜字谜大会:传承文化基因,共赴汉字之约

2025-07-26 来源:感知山东网 人气:

为了破解社区青少年文化教育供给薄弱问题,引导少年儿童深入感知汉字之美,7月26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鲁约笃行”实践团在聊城市冠县清泉街道新城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猜字谜大会,为社区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汉字文化世界的奇妙之门。

古韵新生:字谜中的文化基因解码

作为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核心载体,汉字的形、音、义体系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深邃的文化基因。猜字谜这一古老智慧游戏,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成为解码汉字文化核心密码的有效途径。

此次猜字谜大会的谜题设计,正是实践团成员悉心酝酿的结晶。“既要保留趣味性,又要确保文字的文化承载性。” 实践团负责人李庆雪如是阐释设计理念。大会不仅精心遴选涵盖造字法精华的传统字谜,巧妙融入本地风物特征与文化典故词汇,更注重贴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阶梯。如“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怕风”的“秋”字,直观形象、启发性强;“日月同辉”指向“明”字,简洁有力地传递了字构本源。通过亲手拆解和解读这些凝练的谜面,孩子们得以零距离感知汉字的演变脉络与创造逻辑。

未命名_副本.jpg

智慧碰撞:方寸谜面激荡思维涟漪

大会现场秩序井然却热情高涨。孩子们全神贯注于展出的谜面,时而凝神静思,或与同伴低声交换意见,时而在顿悟瞬间展露笑容并举手示意。面对“口含苍穹”这一复杂谜题,观察力敏锐的孩子迅速捕捉到“口”与“天”的部件关联,准确推理出“吞”字的构成逻辑,展现出扎实的文字解构能力。实践团成员在引导过程中,适时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剖析笔画联系、拆解部件功能,将每一次谜题揭晓转化为关于汉字构成原理的微型知识课堂。此类深度融合文化内涵与思维挑战的文字游戏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摆脱单纯记忆字符的模式,转向主动拆解、分析与推理的过程,极大激发了孩子们对汉字深层结构与意蕴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未命名_副本.jpg

当稚嫩的指尖划过千年的笔画,当青春的智慧照亮文明的密码,这场在新城社区展开的汉字之约,已然超越了一场普通的文化活动。在信息时代浪潮中,此次猜字谜大会以其古典而鲜活的形式,不仅唤醒了对汉字之美的深切感知,更昭示了从传统文化富矿中汲取滋养、开创未来的永恒价值。

(供稿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诗雨、李嘉焱、张文博、张瑞超)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