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关注乡村儿童心理成长需求,7月22日,山东理工大学“鲁约笃行”实践团走进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清泉街道新城社区,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课。实践团成员通过游戏互动、情景模拟、绘画表达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学会情绪管理,传递温暖与关爱。
互动课堂:寓教于乐,传递心理知识
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讲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传递孟母为子择邻而居的智慧,引导孩子们理解成长环境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课堂上,孩子们用画笔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成长空间",在创作中强化心理健康意识。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式,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为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解密“眼见为实”的心理密码
实践团成员展示了经典的"缪勒-莱尔错觉图",两条等长的线段因箭头方向不同而显得长短不一。孩子们瞪大眼睛,目光紧紧跟随团队成员,认真了解“眼见不一定为实”的心理健康知识。随后进行的"魔术环节"中,成员们演示了几个简单的视觉魔术,进一步引发孩子们对"眼睛会骗人"的思考。紧接着团队成员用经典的“艾宾浩斯错觉”实验展示了两张完全相同的黑色圆圈图片,在成员的引导下,孩子们上台测量圆圈的大小,切身感受到“眼见不一定为实”的心理健康知识。
绘画疗愈:用画笔表达内心世界
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实践团成员组织了一场“画出你的心情”活动。孩子们用彩笔在白纸上自由创作,描绘近期的情绪状态。有的孩子用明亮的色彩画出阳光和花朵,表达快乐的心情;也有孩子用深色线条勾勒出复杂的图案,反映内心的困惑。实践团成员仔细观察每一幅画作,并通过温和的提问,帮助孩子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用健康的方式释放压力。
此次心理健康课程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情感陪伴和内在支持,更有力地促进了他们自尊、自爱与心理健康的全面成长。未来,“鲁约笃行”实践团将继续深入乡村,开展更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乡村儿童提供持续的心理关怀。
(供稿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雨欣 、陈诗雨、徐林霖、郭铮)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