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任城区古槐街道东门社区:非遗润心承薪火,儒风雅韵育新人

2025-07-18 来源:感知山东网 人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领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7月17日,“医生医世”志愿服务队前往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街道东门社区,面向“七彩假期”暑托班的孩子们,开展“非遗润心承薪火,儒风雅韵育新人”主题活动。

未命名_副本.jpg

观模范学礼仪,明辨行为树规范

活动伊始,志愿者通过道德模范短片,举例岳母刺字、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等故事,传递崇德向善的理念。随后,志愿者结合生活场景讲解日常礼仪,从问候用语到餐桌举止,用图文对比展示文明规范。为强化认知,志愿者搭建“图书馆喧哗”“搀扶老人”等模拟情景,让孩子们判断行为对错并说明理由。孩子们积极互动,在辨析中明确文明边界,逐步树立规则意识。

行开笔书人字,诵论语悟德行

开笔礼环节按传统仪式进行,志愿者为孩子们正衣冠,点朱砂启智,启蒙描红,指导大家书写“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寓意做人要懂得互助担当。”志愿者边示范边解说,孩子们专注落笔,在笔墨中体会立身之道。随后的论语诵读环节,孩子们齐声朗读“学而时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经典名句,志愿者结合生活实例解读含义,让传统文化中的德行理念融入童心。

未命名_副本.jpg

剪窗花传非遗,玩投壶品雅趣

志愿者先演示剪窗花的折纸、剪裁技巧,再指导孩子们制作简单图案。孩子们跟着步骤操作,剪出对称的雪花、十二生肖等造型,在动手过程中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投壶游戏区同样热闹,志愿者讲解规则后,孩子们轮流投掷箭矢,在欢笑中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进一步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承儒风润童心,育新人续薪火

此次活动将道德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增强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弘扬了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尊老爱幼等道德传统美德,营造了“崇德积善”的浓厚氛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体验非遗承载的文化底蕴,培养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供稿单位: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街道东门社区 苏羽航)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