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任城区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桥边丝语”葫芦丝老年学堂第2期火热开课,6名社区居民带着对民乐的热爱齐聚一堂,悠扬的丝竹声吸引了2名小朋友前来参与。这堂充满古韵的艺术课,不仅为社区老年人搭建了兴趣学习的平台,更以文化为纽带,激活了退休生活的新可能。
课堂伊始,葫芦丝老师便注意到新学员们手中葫芦丝的音调存在细微差异。“乐器就像朋友,得先摸清它的脾气。”老师笑着拿起调音器,逐把为学员们调试音准。从吹孔的角度到气息的控制,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低音区要轻吹,高音区需发力,就像说话时的抑扬顿挫。”学员们屏息凝神,跟着老师反复练习“1、2、3”的基础音阶,活动室里渐渐响起整齐的旋律。
今年68岁的王阿姨是第二次报名参加课程,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笔记。“第一期学完就爱上了葫芦丝,回家天天练,孙子都说奶奶吹得越来越好听了。”王阿姨说,退休后总觉得生活少了点乐趣,接触葫芦丝后不仅交到了新朋友,还找回了年轻时的精气神。像王阿姨这样的学员不在少数,大家从一开始的“对着乐谱犯愁”,到如今能合奏简单的乐句,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
“桥边丝语”葫芦丝老年学堂是社区“银龄连心桥”品牌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期课程结束后,不少学员主动提出希望继续学习,甚至想组建一支社区葫芦丝志愿服务队。“桥边丝语”葫芦丝老年学堂让老年人感受到社区的文化氛围,培养辖区老人的志愿服务意识,下一步社区将邀请专业老师编排合奏曲,鼓励学成的学员走进小区开展公益演出,让葫芦丝的旋律成为社区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夕阳西下,葫芦丝的悠扬旋律从社区书院飘出,与窗外的蝉鸣交织成动人的乐章。在这里,老人们用专注与热情诠释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而“桥边丝语”不仅是一堂乐器课,更成为连接邻里情感、丰富晚年生活的精神纽带,让社区老年人的退休生活焕发着别样的光彩。
(供稿单位: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 车畅)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