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德州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定位,打造专属金融产品,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为种植大户、特色果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生产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38.27亿元,累计支持2505户农户、294家涉农经营主体。
小番茄变身“大柿业”
抬头寺镇双庙陈村的一处田间,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个个成熟的西红柿探出头来,鲜红欲滴,饱满多汁,甚是诱人……
“这可是村里的‘招牌货’!”提起自家的西红柿,“种菜达人”刘福春脸上满是自豪。双庙陈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优良水质,加上村民坚持使用农家肥种植,所产西红柿不仅色泽诱人、酸甜爽口,更成为本地市场上争相采购的抢手货。
刘大哥曾想在年前扩大经营规模,却因资金周转不畅而一筹莫展。大棚扩建、种子采购、化肥购买……每一样都离不开投入。“幸亏德州农商银行为我发放了6万元贷款,帮我渡过难关,这才有了后来的好日子。”刘大哥说道。
如今,刘大哥的西红柿不仅产量高、销路广,他还计划引入采摘体验项目,吸引游客进棚采果,打造“农业+旅游”新业态,为致富增添新动能。
该行以驻村办公为抓手,立足“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围绕特色大棚产业育苗、种植、经营、销售等环节金融需求,采取“适配产品+便捷流程”的方式,先后推出“强村贷”“粮食种植贷”“鲁担惠农贷”等15款“惠农”系列产品,累计支持特色种植业682户、2.6亿元,助力打响地方“土特产”品牌。
小西瓜成就“大产业”
四月的贾庄村,春光正好,一个个白色大棚整齐排列在田间地头,走进棚内,一颗颗圆润饱满、犹如青玉般的西瓜掩映在藤叶之中,瓜香四溢,长势喜人。
“贾大哥,今年的西瓜长势不错呀!”“嘿,可不是嘛!眼瞅着又是个丰收年!”贾书亮看着这些“甜蜜果实”,笑得合不拢嘴。
贾大哥是村里的种瓜能手,这几年西瓜销路好,本来想扩建增收,但资金却成了最大难题。该行客户经理通过走访了解到贾大哥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当天就完成了调查审批流程,30万元贷款迅速到账,解决了贾大哥的难题。
“资金一到位,新棚马上就开工了,今年的西瓜个头大、甜度高,销路肯定也更好!”贾书亮信心满满地说着,“等西瓜卖出去,第一时间就把钱存到咱农商银行,靠谱!”
该行聚焦特色产业,推出“网格管理、驻村服务、线上办贷、高效响应”四维举措,充分做到“沉得下身、走得到村、跑得进门、说得上话”,同时依托“清单营销”,充分发挥智慧营销系统优势,实现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全力提升服务质效。截至目前,累计走访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4352户,发放贷款38.27亿元,以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在二屯镇李庄村的温室大棚里,一排排菌包整齐排列,洁白细嫩的蘑菇正从菌袋中争相破土而出,场面壮观又喜人。
“别看蘑菇小,种起来可不简单。”大棚负责人鲁俊义向该行回访的客户经理一边介绍,一边忙着调节温度与湿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为提高收入,选择种植西瓜、西红柿、蓝莓等,但鲁大哥另辟蹊径选择种植蘑菇。“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也希望探索一条更稳、更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起初,鲁大哥投入全部积蓄建成大棚,但后续菌种、肥料等费用无力承担,发展陷入瓶颈。该行客户经理在驻村办公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调查,不到30分钟便发放“慧德快贷”10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如今,鲁俊义种植的蘑菇已畅销德州及周边30多家超市,凭借出色口感和稳定品质,一度供不应求。“感谢农商银行的支持,要不是那笔资金及时到位,我现在还困在原地呢。”鲁大哥笑着说道。
该行积极践行“一次办好”服务理念,创新推出“慧德快贷”“新市民e贷”“慧德房抵贷”等9款线上产品,实现“客户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截至目前,已为760户农户提供“慧德快贷”等线上贷款资金1.5亿元。同时,积极联动村“两委”,开展走村入户走访宣传,依托客群营销,为1825户种植大户、2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定制“一对一”服务方案,累计提供信贷支持25.68亿元。
(来源:德州农商银行)
编辑:李新茹
审核:朱宏伟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