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十年求进,十年为序。德州银行充分认识强化金融服务普惠性的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坚持长远眼光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在政策和监管指引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耕地方,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和产品服务优化,坚持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轨道上努力打造差异化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普惠金融是国之大计,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德州银行坚定政治忠诚,把发展普惠作为重要价值观和战略牵引,进一步夯实“三个服务”市场定位,以小微、新市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不断强化地方金融供给,推动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绿色、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截至2024年末,全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92亿元,较2020年成立专营部门时提升两倍,总量占比提升13.22%。
内外部因素影响,近年宏观层面强调竞争政策,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和提质增效步伐随之加快。基于普惠金融拓覆盖、降利率、控风险三个维度要求,德州银行调整风险偏好,近几年在文化理念、体制机制,业务模式,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祭出系列改革举措,正契合稳健审慎,降本增效,打造精品银行现实需求。2024年重点通过改革架构、优化绩效考核等,全力推动全功能网点转型,全功能网点占比提升55%,基层营销人员占比提升5.3%。同时进一步强化合规内控,夯实信贷基础管理,落实尽职免责,不断推进“敢贷、原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是国有金融企业改革深化提升的重点,可能性与持续性则是普惠金融的发展的底层逻辑和重要考量。德州银行准确把握宏观导向,聚焦经济转型方向,围绕不同企业、不同生命周期,注重用好财政、货币等各类政策工具,进一步强化协同发力和创新赋能,不断完善和丰富普惠金融政策和产品体系,深耕县域金融和下沉市场,努力拓展服务触达边际。同时注重发挥法人机制优势不断拓展柔性服务,通过施行差异化授权机制,配套定价优化、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管理策略,信贷可得性、适应性和竞争力实现新提升。新研发的普惠提振贷放款246户、13.47亿元,打造出普惠业务“拳头产品”。
(供稿:德州银行 王秀波)
编辑:李新茹
审核:朱宏伟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