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近年来,肥城市高度重视政府合同管理工作,立足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精织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备案监督“三张网”,推动政府合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筑牢“制度网”,夯实管理根基。一方面,优化内控机制,制定印发新的《肥城市政府合同管理办法》,明确政府合同磋商、起草、审查、签订、履行、备案、归档等一系列内部工作流程,加强政府合同的全流程规范、全过程管理。另一方面,明确职责任务,对政府合同定义、类型、适用范围、各类主体责任等进行细化,使各部门单位职责清、范围清,推动闭环监管、全程留痕。
织密“防范网”,推动法眼护航。一是建立双重审查机制,以市政府名义签订的合同,形成承办单位初审与市司法局复审的双重保障机制;对部门单位合同,由单位法制机构或承担法制工作职责的机构负责审查。二是细化审查流程,印发政府合同(协议)签订管理工作指引,围绕主体、程序、条款等明确九大审查内容,便于审查机构掌握审查要点。三是强化案例指引,选取7个代表性案例,为部门单位审查提供实操指南。2024年,共审查政府合同协议42件,提出意见139条。
加固“监督网”,强化监管实效。一是强化登记备案管理,明确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备案并编号,同时规定七类需随时归档留存的资料,确保合同资料完整可追溯。二是强化部门协同监督,市纪委监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各司其职,共同加强对政府合同的监督管理,形成监督合力。三是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对合同相对方资格资信审查不严、未进行合法性审查、玩忽职守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相应责任,确保政府合同管理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来源:泰安市司法局)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