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24-12-24 来源:感知山东网 人气:

12月22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表彰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济宁市市场监管局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济宁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国家总局、省局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守底线、促发展、优环境、强监管”各项工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赋能制造强市建设。一是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四五”以来,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突破110亿元,惠及企业870余家,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0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件,数量均为全省第1。地理标志使用企业274家,年产值92.5亿元,形成以金乡大蒜、鱼台大米、邹城蘑菇、微山渔湖产品等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全产业链”发展路径。

二、发挥“两品”资源禀赋,推动食品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一是放大生物医药产品集聚优势。出台《优化审评审批服务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新药研发、临床试验、检验检测、审评核查等方面,推出17条产业帮扶措施,济宁市形成以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和医疗器械为主的协同发展格局。二是抓好特殊医学食品注册审评。推动辰欣药业特医食品注册备案,5款特医食品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件,实现济宁特医食品注册和山东省液态全营养特医食品注册的两个“零突破”。目前该项目年产值5600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

三、全力抓好助企纾困,服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一是助力经营主体量质齐升。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实施意见》,济宁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国家级试点。今年以来,完成“个转企”3416户,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放贷款127亿元。二是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主动到企业上门送服务、送政策,今年以来,走访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2万家,解决问题6380个。三是提高外资企业注册便利度。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保障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的外资登记、键邦新材料A股上市的变更登记。四是推动跨部门综合监管效能稳步攀升。争取全省跨部门综合监管“揭榜挂帅”改革试点10个,数量全省第1,得到省局主要领导肯定,初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四、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打造区域质量标杆。市级政府质量评议首次进入A级等次,取得历史性突破。济宁市拥有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14个、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22家,“好品山东”区域品牌28个,“山推机械推广链主企业先进质量管理模式”被评为全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建立质量基础设施(NQI)综合服务中心,累计为1万余家民营企业提供质量服务。二是构建先进标准体系。全市拥有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656项、行业标准732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以标准提升牵引大规模设备更新,开展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标准提升行动。推进工程机械领域专利标准导航项目,打造专利标准融合创新试点城市。

五、树牢底线思维,守好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三品一特”安全底线。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扎实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儒厨大课堂”餐饮培训品牌在全省推广。探索网格化、标准化、信息化“三化融合”药品监管模式,推动社会综治网格、药品监管网格“两网合一”。扎实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省级药品安全社会综治评价保持A等次。紧盯水泥、钢筋、成品油等重点工业产品,提升质量源头管控能力。统筹抓好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液化石油气瓶“阳光充装”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

六、强化执法办案,维护重点行业市场秩序。打好民生领域执法“铁拳”主动战,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等12项专项行动。联合公安、法院、检察院加强行刑衔接。推进服务型执法,坚决防范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侵害企业利益行为。

七、深化作风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市场监管干部队伍。持续保持“严”的主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钉钉子精神纠“四风”、树新风,在守底线、促发展、优环境、强监管等主责主业上凝心聚力、担当实干,积极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市直机关。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