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人民检察院以大数据为引擎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质效

2024-12-04 来源:感知山东网 人气:

2024年以来,山亭区人民检察院扎实推进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化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大数据法律监督作用,以个案预防为基础,以系统治理为目标,以“数字革命”做实做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促推山亭区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大幅下降,取得较好成效。工作经验被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获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点赞,被《人民日报》刊发。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全院未检工作一盘棋格局

以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化试点工作为契机,成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一体化组织体系。研究制定《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化试点工作方案》,成立数字未检工作专班,将数字未检工作融入其中。

主动向区委主要领导汇报,积极与区公安分局、区教体局沟通,调取公安机关办案系统、旅馆业入住信息系统、教体局在校学生学籍信息等数据,研发模型,推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向智慧化预防转变。

搭建数字模型,用科技赋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搭建罪错行为未成年人预防法律监督模型,在筛查罪错未成年人过程中,发现各类线索2691条。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履职,堵塞监管漏洞。该模型在枣庄市员额检察官数字检察素能竞赛中获一等奖,被省院冠名,在全省推广使用,被最高检冠名并在最高检平台推广使用,在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荣获优秀模型奖一等奖。根据模型撰写《督促监管罪错行为未成年人预防类案监督》荣获2024年全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优秀案例。

深度调研,有效助力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治理

围绕模型筛查出的线索,未检业务难点、堵点问题,安排专人针对2021年至2023年办理的涉未成年刑事案件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山亭区检察院关于罪错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呈送区委,获区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撰写论文《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的问题检视及路径探究——以Z市S区为例》在学术期刊《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发表。课题《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现状分析及预防路径研究》被省院立项“双联双评”重点课题,为探索专业化的犯罪预防体系夯实了理论基础。

创新形式,全力打造数字普法宣传新赛道

借力数字未检,将法治进校园融入试点工作中,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联合区教体局、团区委会签《山亭区关于成立“青未了·翼云”法治教育宣讲团队的实施意见》,成立法治教育宣讲团队,聘任检察干警、镇(街)团委书记、教师等46人担任宣讲团成员,聘任71名学生担任法治观察员。

截至目前,宣讲团先后走进近30所学校开展法治宣讲,制作“青未了·翼云心语”系列普法视频20个,通过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编发“青未了·翼云心语”宣传稿件120余条,被人民日报、鲁网和省市院、山亭快报、山亭融媒等转发推广70余条。

建章立制,推动形成一体化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个案办理基础上,山亭区人民检察院牵头与法院、公安、教育、民政、妇联、团委、关工委等会签《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山亭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特殊保护制度》等。

主动向区委报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相关进展情况,推动区委区政府牵头,在全区层面成立山亭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专班,制发《山亭区关于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实施办法》,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切实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职能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体系,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